怎麼樣的人適合選擇陶瓷貼片的方式重塑笑容?

其實從我的日常臨床治療經驗來說,並不是只有改善微笑的美觀需求前來求診的患者,反而也有許多人是因為意外牙齒受外傷(例如咬到骨頭或餐具、車禍摔倒等等)或是已經大範圍蛀牙不再建議用樹脂處理,最後用陶瓷貼片恢復原本外觀及咬合功能的。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
從牙齒美學設計到個人化修復

       對我們平常專注在補綴贗復(就是針對牙齒本身外觀的復型)的牙醫師而言,貼片或是3D齒雕其實都只是一種利用陶瓷材料恢復牙齒外型的技巧,而這些療程因為可以重新整體考量患者的需求,透過數位設計達到量身定做,所以適用在許多想改變自身牙齒外觀的案例。

不過因為「美」其實是很主觀的事情,譬如牙齒本身其實是由發育葉慢慢堆築出來的,很多自然細緻的紋理與切端的凹凸輪廓,是追求仿生的技師與醫師很喜歡的,但是追求平整與光滑細緻還有顏色光透白的人可能就不會這麼在意這些原始的紋路細節,反而希望去除~;站在專業的角度,牙醫師與技師所認定的牙齒排列與外型也不一定就是普羅大眾所認為的美,所以能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再透過診所端提供的功能性建議,才能打造出既符合患者美觀需求及正確咬合功能的嶄新笑容!
       因此治療前的諮詢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能事先收集平常看到的漂亮微笑或牙齒外型,在就診時就能有更清楚的輪廓可以與我們討論,初次看診除了口腔內的影像紀錄包含X光片與臉部掃描,我們也會依照個人的唇形膚色、甚至是平常的妝容做評估,事實上很多人會忽略牙齒排列的牙弓形狀與嘴唇的豐隆度也是影響笑容很重要的關鍵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尚未使用貼片與全瓷冠的上唇狀態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完成陶瓷貼片後上唇的豐隆度明顯改變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

       如果本身還有既有的蛀牙與牙周問題,我也會建議先治療完以後才開始打造嶄新的微笑,畢竟健康緊實的牙齦才能正確設計貼片覆蓋的範圍與拿捏牙齒本身的長短比例!


       患者在正式黏著前,對最終的結果都會抱有忐忑的心情,我們在資料收集完後會先依照討論的內容做一次模擬的雕蠟模型,以翻模的方式先讓病人試戴,再針對更細節的部分做溝通,才能確保正式成品符合我們的需求。
總結來說,其實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位醫師或是同個團隊,
能夠找到互相信任且舒適的治療模式,才是最理想的結果!
 

下面看看詩亞的案例就能理解貼片除舊佈新的過程~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詩亞原本的舊貼片
       舊有的貼片設計上未能達到美觀的大小比例標準,牙齦乳突狀的形狀也因為貼片設計型態關牙縫的方式太過暴力所以被擠壓,導致貼片與貼片間牙縫有倒凹清潔死角,清潔上比較不方便可能造成牙肉時常紅腫出血。
       原本上排牙齒就已經是從第二小臼齒開始都是貼片,所以整個在翻新的過程中比較好一致性規劃,因為貼片需要做的顆數與微笑所露出的牙齒數量基本上需要一致,尤其是想要改變比例與顏色的案例。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用水雷射拆除了舊有的貼片
       水雷射拆除舊有貼片,除了快速有效,也能避免利用鑽針在拆除時對剩餘齒質的不必要損傷,詩亞本身牙齒的條件算很不錯,牙齒鄰接面沒有蛀牙,牙齒也都在蠻正確的位置上,不需要靠多餘的修磨去微調型態,所以可以看到我們的修磨量都不會太多,盡可能保留最多自身的齒質。
       至於牙齦高度,如果微笑就會露出牙齦的患者可以考慮透過微創水雷射修型牙齦高度達到整體比例和諧,雖然詩亞的兩顆正中門牙牙齦沒有到等高,但是本人在燦笑時也都不會露出這部分的牙齦,所以就沒有太要求這個部分。
拆舊貼片-我適合陶瓷貼片嗎完成的新貼片
       上圖是貼片裝好後約一個月回診追蹤的口內照片,牙齦維持健康粉色的貼合,牙縫的黑三角也利用自然的外型關起來,不會因為硬要關牙縫設計成直線失去自然牙齒外觀的樣子,牙縫也都是可以過牙線清潔的!能夠維持口腔衛生的清潔機能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貼片完成後我們也會再依照最終完成的型態製作透明的維持器,類似矯正的維持器概念,畢竟牙齒在口內其實都是動態平衡的一個狀態,透過維持器的作用保持最好的狀態,配合定期回診,貼片的預後狀況都是相當穩定的。
       最後,每個人的口內狀況當然不是一概而論,如果能親自來一趟診間,透過口內3D建模掃描以及臉部掃描儀,配合案例與X光片做進一步的說明,相信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適合哪種治療方案與模擬術後可以達到怎樣的改善,希望藉由這篇文章有機會能讓有美觀方面需求的患者了解整個療程。